【汛情】 汛情预警的三个基本工作是什么

05-262376阅读

未来一周我国将面临汛情旱情叠加!如此形势下,将会产生哪些影响?_百度...

未来一周我国将面临汛情旱情叠加,如此形势下,将会产生对我国的经济有很大影响,农业影响是最大的,损失很多经济,人们电也不够用,会导致超负荷,所以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历史上,有过哪些大汛情?

古代的很难知道真假,不过最近的应该是1931年的大水灾,那一次堪称世界末日级别的,当时受灾严重的有16个省,受灾人数达一个亿,洪水持续了三个月。

未来一周我国汛情、旱情将叠加!为何汛情、旱情会同时出现?

这是由于南北方的温度完全不一样,而且南方的气温非常的炎热,导致了南方非常的缺水,所以才导致了这些高温情况的发生。

【汛情】 汛情预警的三个基本工作是什么

发生汛情时上报程序是什么

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将本行政区域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地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告;地市级和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接报灾情信息2小时内审核、汇总,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告。对造成县级行政区域内1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房屋大量倒塌、农田大面积受灾等严重损失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灾害发生后立即上报县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民政部。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报后立即报告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国务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强降雨持续来袭,我国多地出现汛情,如何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目前,正值盛夏季节,我国多地的出现强降雨天气,甚至造成了汛情。浙江杭州地区的多个水库水位超出了汛限,同时,珠江流域地区也进入主汛期。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大兴安岭城市产生了内涝,河流水位达到了警戒位置。各个地区的汛情凸显,许多城市出现内涝,影响市民和学生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等。

一、做好准备和预防工作

夏季强降雨天气难以避免。按照天气预报的降雨量情况,相关地区的水库做好泄洪工作,及时调整水库的水位高度。大家注意安全,立足于早,早做准备。否则,真正发生的时候,就来不及准备了。目前,根据防汛部门的估计,汛期主要集中在珠江地区,可能出现大洪水。珠江流域的台风也非常多,台风数量达到五至七个。除此之外,西江、北江发生大洪水的概率较大。

二、落实各部门的分工

各个部门要有一定的分工。尤其是单位领导积极承担具体的预防任务,一定要分一些工作。具体分工到人后,每个人的责任要明确到位,作为领导要有责任感,要负责到位,应该准备一些救灾物资。当发生自然灾害时,受伤人员应尽快分发物资。团队管理非常重要。比如当地控制的一些地方发生洪涝等灾害,救助队伍应该有自己的指挥,一步步落实救援工作。水库组织削落水位,清空一部分的容量,增加重点流域水库的容量。水利部要明确指导、监督工作。

三、信息及时沟通

居民和管理部门的信息要及时沟通,当市民发现安全隐患时,相关管理部门要及时处理与应对,面对小问题及时处理,降低经济损失。汛期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有预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枫食资讯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